Isaac Stern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4首单曲
专辑简介: 这张经典小提琴专辑由20世纪杰出的美国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与钢琴家亚历山大·扎金共同演绎,演奏的是法国作曲家赛萨尔·弗朗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FWV 8》。这部作品是弗朗克为他的朋友,比利时小提琴家尤金·伊萨伊创作的,也是弗朗克晚期代表作之一。这首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奏鸣曲,旋律丰富,和声精妙,展现出弗朗克的浪漫主义风格与印象主义色彩。它被誉为小提琴文献中最优美、最完美的作品之一。艾萨克·斯特恩因其精湛的技巧、深刻的表现力和广泛的曲目闻名于世。他与亚历山大·扎金有着长久的艺术合作,一同录制了许多小提琴经典作品。他们在1951年录制的这张弗朗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FWV 8》专辑,经过2020年的重新灌录后,再度呈现给世人。这张专辑完美地展示了斯特恩和扎金默契的配合,以及他们对弗朗克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 1920.7.21 - 2001.9.22),著名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亚历山大·扎金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钢琴家,他以作为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的伴奏者而闻名,他们从1940年到1977年一起在世界上许多最负盛名的音乐厅演出,并录制了许多唱片。扎金从8岁开始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后来在柏林和卢森堡继续他的音乐教育和事业。他不仅与Stern合作,还与其他著名的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合作过,如David和Igor Oistrakh,Leonid Kogan和Gregor Piatigorsky等。他演奏过许多不同风格和时期的作曲家的作品,如巴赫,贝多芬,巴托克,布拉姆斯,德彪西,普罗科菲耶夫等。他在1990年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87岁。 作曲家简介: 赛萨尔·弗兰克(César Franck,1822年12月10日-1890年11月8日)是一位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出生于现在的比利时。他的音乐风格深受德国音乐的影响,特别是贝多芬,舒伯特和李斯特。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旋律和和声,以及复杂的结构和形式,如循环主题,变奏曲和赋格曲。他的代表作有《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D小调交响曲》,《三首合唱曲》,《管风琴协奏曲》等。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培养了许多法国音乐家,如肖松,德彪西,杜巴克等。弗兰克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他的父亲是一位严厉的音乐经纪人,强迫他从小学习音乐,并希望他成为一位钢琴神童。弗兰克虽然有着天赋和热情,但却不喜欢在公众面前演奏,也不满足于只演奏流行的音乐。他渴望创作自己的音乐,但却受到了父亲的阻碍和反对。他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时,曾经获得了许多奖项和赞誉,但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作曲教育。他在1837年离开了音乐学院,开始了自学和创作的道路。弗兰克在1843年成为了巴黎圣母院的副管风琴师,在1846年成为了巴黎圣克洛蒂尔德教堂的首席管风琴师。他在这里展现了他的管风琴演奏和即兴创作的才华,吸引了许多听众和学生。他在1858年成为了巴黎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在1866年成为了作曲教授。他在这里教授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如肖松,德彪西,杜巴克等,并对法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兰克在晚年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如《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D小调交响曲》,《三首合唱曲》,《管风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德国音乐传统和法国音乐创新的融合和发展,也体现了他对宗教信仰和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这些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最优美和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弗兰克在1890年因为一场车祸而去世,享年67岁。
¥16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5首单曲
专辑简介: 这张历史录音专辑由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与费城管弦乐团及其指挥家尤金·奥曼迪(Eugene Ormandy)联手打造。这张专辑融合了两部风格迥异、却同样深具艺术魅力的作品,既有贝拉·巴托克(Béla Bartók)浪漫情感流露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有乔瓦尼·巴蒂斯塔·维奥蒂(Giovanni Battista Viotti)充满热情的《A小调第22号小提琴协奏曲》。巴托克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在1907-1908年为他的初恋斯特凡妮·吉耶尔(Stefi Geyer)创作的。这部作品由两个乐章组成,第一个乐章Andante Sostenuto充满了深情的旋律,第二个乐章Allegro Giocoso则展现出巴托克的音乐创新和激情。这部作品在巴托克生前未曾公开演出,直到1958年,吉耶尔去世后,这部作品才得以首次公开演出。这张专辑同样也是这部作品的首次录音。维奥蒂的《A小调第22号小提琴协奏曲》则是一部典型的古典时期作品。这部作品在他的二十九部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为出名,也最受人们的喜爱。这部作品以其清新的旋律、丰富的音乐结构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广大的听众。它的优美旋律和乐队乐章展现了对协奏曲曲式的深入理解,也赢得了当代人的广泛认同。这部作品特别反映了当时的小提琴独奏演奏技法,采用纯小提琴处理方式,使得小提琴演奏家可以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演奏技巧和小提琴的特色。为了精准地诠释这部协奏曲,演奏者需要对当时曲谱中的惯例习俗有深入的了解。一些独特的记谱方式在今天可能已经不常见,或者被忽视或遗忘;另一些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技能自由选择弓法和装饰音,它的音乐语言和演奏技巧对后来的浪漫主义小提琴作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专辑最初于1961年在美国发行。整张专辑展现了两位大师级作曲家的音乐才华,同时也突显了斯特恩和奥曼迪的高超演奏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度理解。这张专辑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和音乐研究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 1920.7.21 - 2001.9.22),著名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尤金·奥曼迪(Eugene·Ormandy,1899年11月18日—1985年3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5岁学习小提琴,7岁首次公演,被誉为“神童演奏家”;1919年任匈牙利国立音乐学院教授;1921年赴美,后任指挥;1927年入美国国籍;1931~1935年任明尼阿波利斯管弦乐团指挥,1936年为聘为费城管弦乐团斯托科夫斯基的助理指挥,1938年正式担任该团指挥和音乐指导;他在费城管弦乐团工作44年,一直保持惊人的才能和精力,1973年曾率费城管弦乐团访问中国,获得巨大成功;1979年退休后,他仍以客席指挥身份活跃在许多国家的乐坛上直至1985年去世。
¥16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5首单曲
专辑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作为同时期最优秀的小提琴家之一,在这部专辑中录制了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分别是德沃夏克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意大利作曲家维奥蒂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两部曲目都可以说是作曲家较为知名的作品。专辑由尤金·奥曼迪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绎。 录制于1961年3月26日,费城市政厅 小提琴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著名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 斯特恩的演奏技巧精湛无比,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左手不仅有着惊人的运指速度,而且其独特的、具有“斯特恩式的揉弦”所营造的迷人音色,至今仍成为后辈有提琴家的学习的楷模。他还曾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 指挥家简介: 尤金·奥曼迪(Eugene·Ormandy,1899年11月18日—1985年3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5岁学习小提琴,7岁首次公演,被誉为“神童演奏家”;1919年任匈牙利国立音乐学院教授;1921年赴美,后任指挥;1927年入美国国籍;1931~1935年任明尼阿波利斯管弦乐团指挥,1936年为聘为费城管弦乐团斯托科夫斯基的助理指挥,1938年正式担任该团指挥和音乐指导;他在费城管弦乐团工作44年,一直保持惊人的才能和精力,1973年曾率费城管弦乐团访问中国,获得巨大成功;1979年退休后,他仍以客席指挥身份活跃在许多国家的乐坛上直至1985年去世。 乐团简介: 费城交响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属美国音乐表演团体,创立于1900年,是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以其百年历史、精湛水准和饱满灿烂的“费城之声”而享誉世界乐坛,名列当代十大世界交响乐团之一。乐团1900年由Fritz Scheel创办并指挥。 1907年Karl Pohlig上任。L.斯托科夫斯基于1912年就任第三任音乐指导和指挥,为该团的发展立下了功劳。在他手下,乐团以辉煌的音响、多彩的音色,创造了光辉的费城之音,跻身于美国三大交响乐团之一。 1936年尤金·奥曼迪接任指挥,任职达41年,曾到欧洲、亚洲等各国旅行演出,20世纪70年代初率团来中国演出。 从1979年开始,原客席指挥R.穆蒂成为第五任常任指挥。 2008年—2012年,夏尔·迪图瓦(Charles Dutoit)担任乐团首席指挥。 2013年,唐纳德.罗尼科尔斯任乐团指挥。
¥16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8首单曲
专辑简介: 此专辑为索尼古典发行的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演绎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和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重制版录音,首版发行于1956年。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小提琴家,在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的录音中,斯特恩处于他的最佳状态。他的演奏令人振奋,音色令人陶醉。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项更严肃的事业。艾萨克·斯特恩的演奏投入的,富有激情,令人心动。他对开篇的每一个乐句都进行了挖掘,将他根植于俄罗斯的演奏风格完全展现出来。 小提琴演奏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年7月21日-2001年9月22日),著名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12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10首单曲
专辑简介: 2020年是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的百年诞辰,索尼古典推出了这张纪念专辑的重制版。《A小调第三奏鸣曲“罗马尼亚民间风格”,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是罗马尼亚作曲家乔治·埃内斯库1926年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乐谱于1933年出版,为了纪念小提琴家弗朗兹·克内塞尔。它是作曲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最受好评的作品。安东尼·德沃夏克于1887年1月为小提琴和钢琴创作了《四首浪漫小品》,这四首曲子是由他以前的作品,即为两把小提琴和中提琴而作的三重奏改编而成。《F.A.E.奏鸣曲》是为小提琴和钢琴创作的四乐章作品,于1853年10月由罗伯特·舒曼、年轻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和舒曼的学生阿尔伯特·迪特里希联合创作。 小提琴演奏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年7月21日-2001年9月22日),著名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168.00
FLAC | 44.1kHz/16bit 5首单曲
专辑简介: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22号,这是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870年。 《引子与回旋》是圣桑28岁时所作,献给当时著名的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这首曾出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是很受欢迎的一首乐曲。 《茨冈狂想曲》(Tzigane) 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1924年的作品,是这位钢琴大师众多钢琴作品中难得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Tzigane”是法语,意指“罗姆人”(Roma),是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也被称为吉普赛人。此曲是拉威尔献给匈牙利出身的小提琴大师约阿西姆·约瑟夫(Joseph Joachim)的孙女——小提琴家叶莉达拉妮。 斯特恩先生的演奏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事实——重音可以不借助于沉重的颤音而是巧妙而强烈地着色。他的演奏还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大师的特点:不拖泥带水,坚持干净的音乐路线。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88.00
FLAC | 44.1kHz/16bit 9首单曲
专辑简介: 莫扎特的5部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773-1775年间,是在萨尔兹堡期间创作的,故有“萨尔兹堡协奏曲”之称,协奏风格典雅,旋律优美明快,富有歌唱性。 《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K211,1775年于萨尔茨堡完成,是为小提琴家布鲁勒堤(Antonio Brunetti)而写的,此曲第二乐章有明显法国式喜剧的味道,全曲有法国式优美、典雅的风格。 1775年10月,莫扎特在完成了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七周后,又创作了第四协奏曲。尽管两首协奏曲创作的时问如此靠近,但是莫扎特的创作手法却与前大不相同。在这首协奏曲中,独奏小提琴的个性更加突出,乐队则更为单纯。 斯特恩是一位优秀的室内乐演奏家,让这些协奏曲听起来有室内乐的趣味,更有规律性,更有活力。他的音色纯净典雅,表现出柔美中的静谧,有一种清雅高洁之美。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年7月21日出生于俄罗斯,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习小提琴,师从路易·帕辛格。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他是卡内基音乐厅的首席、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斯特恩的演奏细腻而不失宏大,追求精确完美,力度多变,音色温馨而柔美。作为音乐家,斯特恩在室内乐方面的造诣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他与钢琴家伊托明、大提琴家罗斯演奏的三重奏,是室内音乐的经典。
¥88.00
FLAC | 44.1kHz/16bit 5首单曲
专辑简介: 波兰先锋作曲家潘德列茨基曾说道:“如何形容这部作品并不重要,说它是传统的,是先锋的,都不重要。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真情流露,这就足够了。” 这张专辑是由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演奏潘德列茨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演奏极具特点而从不浮夸,将传统的技艺和先锋的音乐结合呈现。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作曲家简介: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波兰文:Krzysztof Penderecki,1933年11月23日-2020年3月29日),又译彭德雷茨基,波兰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 潘德列茨基作为先锋派作曲家,做过很多惊人的尝试。他经常要求乐手用非常规奏法在常规乐器上奏出新式音响。他的特色音响包括了微音划奏和密集音簇,但他从未因此而放弃音乐的旋律性和情感深度这些“传统”要素。
¥88.00
FLAC | 44.1kHz/16bit 18首单曲
专辑简介: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他大约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 这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四季》的标题分别为:《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88.00
FLAC | 44.1kHz/16bit 59首单曲
专辑简介: 贝多芬开始创作钢琴三重奏这种型式,受到海顿的影响很深。在1792年他22岁时,旅行到贝多芬的故乡波昂,贝多芬拿了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请教,海顿立刻决定要收他为徒,海顿一生创作相当大量出色的钢琴三重奏,贝多芬在这段受教的期间因此也跟着开始创作这类音乐。 小提琴家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作为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唱片。这张专辑中斯特恩和钢琴家尤金·伊斯托明(Eugene Istomin)以及李纳德•罗斯(Leonard Rose)的合作充满了命令、魅力和个性,演绎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198.00
FLAC | 44.1kHz/16bit 7首单曲
专辑简介: 勃拉姆斯在中年以后创作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是其室内乐巅峰之作,已成为这一体裁极为重要的典范。这些作品安逸质朴、优雅温馨,漂泊的思绪牵动着旋律,起伏的情感渗透出感悟,美轮美奂,直入内心,一直以来广受听众喜爱。 《G大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完成于1879年夏天。当时勃拉姆斯正在奥地利南部村庄度假,明媚的风光和秀丽的山川使得作者心境悠然,笔下的这首作品便充满了歌谣式旋律,令人心旷神怡。在第三乐章勃拉姆斯引用了自己的艺术歌曲《雨之歌》的旋律,因而这首作品也有了“雨之歌”的昵称。 《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08完成于1888年,是他三首奏鸣曲中最为饱满、光辉的一首。作品充满戏剧性色彩,情绪转换幅度较大,钢琴声部和小提琴声部有机地融为一体,结构也扩充为四个乐章。晚年的勃拉姆斯因好友的去世感到悲观与宿命,愁绪与伤感隐含在作品中,但最终还是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赞美生活,体现出信念与希望。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88.00
FLAC | 44.1kHz/16bit 6首单曲
专辑简介: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作于1877至1878年,是他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成功地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结合起来,并在曲式上有很多大胆创新。 《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是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协奏曲作品,由于勃拉姆斯精练、圆熟的作曲手法,达成了小提琴、大提琴这两种独奏乐器的精美协调以及和管弦乐的浑然一体化。曲中洋溢着勃拉姆斯晚年特有的美感及堂皇的规模与高贵的气质。此曲的独奏乐器要求有高度的演奏技巧,管弦乐部分又具有交响般的气魄。 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和费城交响乐团(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合作,演奏者之间心灵相通,天衣无缝。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费城交响乐团(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是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以精湛水准和饱满音色著称的“费城之声”也是当代十大世界交响乐团之一。乐团1900年由Fritz Scheel创办并指挥。
¥88.00
FLAC | 44.1kHz/16bit 4首单曲
专辑简介: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在1879-1880年间为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而写的,由于要求严格的约阿希姆过细的考虑和建议,其中小提琴独奏声部多半曾数度改写,因而使这首协奏曲得以归入优秀小提琴作品之列。这首协奏曲美丽的乐思、迷人的旋律以及赏心悦目的配器风格,都显示出独特的民族色彩。 浪漫曲(Romance)泛指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小的器乐作品。其特点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亦较丰富。浪漫曲原是来自于西班牙的抒情声乐曲,因具有悠长优美的旋律,易引起听者遐思和浪漫情怀,故名浪漫曲。德沃夏克这首《f小调浪漫曲》为钢琴与小提琴创作,从这部作品看到作曲家浪漫的一面。在这张专辑中,则由小提琴和交响乐团演绎。 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和费城交响乐团(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合作,将德沃夏克这两部作品的细腻演绎到极致。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费城交响乐团(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是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以精湛水准和饱满音色著称的“费城之声”也是当代十大世界交响乐团之一。乐团1900年由Fritz Scheel创办并指挥。
¥88.00
FLAC | 44.1kHz/16bit 6首单曲
专辑简介: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它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最为著名,与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 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的演绎细腻中见出宏大,追求精确完美,力度多变,音色温馨。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88.00
FLAC | 44.1kHz/16bit 4首单曲
专辑简介: 1828年秋,舒伯特病情已经加重了。但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写下了两首惊世骇俗的作品:《C大调弦乐五重奏 作品956》《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 作品960》。这首五重奏为2把小提琴、1把中提琴、2把大提琴而作。比起弦乐四重奏,这部作品更加浑厚、丰富,体现了舒伯特对于死亡的不祥预感以及他固有的乐观精神,情感起伏很大。不论从写作技巧还是精神层面来看,它都是室内乐作品中永恒的瑰宝。 这张专辑是由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和他的伙伴们合作演绎的版本。 小提琴: Isaac Stern 小提琴: Alexander Schneider 中提琴: Milton Katims 大提琴: Pablo Casals / Paul Tortelier 艺术家简介: 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1920-2001),出生于俄罗斯,美国小提琴家。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生于音乐世家,14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在母亲那里接受了第一堂音乐课,6岁开始学钢琴,后随旧金山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1928年,他就读于旧金山音乐学院。1936年,他15岁,在皮埃尔•蒙都(Pierre Monteux)的指挥下,在公开场合首次亮相与圣弗朗西斯科交响乐乐团合作创作的B小调第三首圣萨恩小提琴协奏曲,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奏会,自此名声大噪,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斯特恩自1979年以来曾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2001年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终年81岁。
¥8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