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ss Jansons

马里斯·杨松斯(1943年1月14日-),生于拉脱维亚里加。指挥家。其父亲阿维德·杨松斯(Arvīds Jansons,1914年10月10日-1984年11月21日)也是一名的指挥家,母亲Iraida Jansons是犹太歌唱家,曾为里加歌剧院的首席歌手。 杨松斯童年时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在里加歌剧院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1946年他的父亲获得国际指挥比赛第二名,而被前苏联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Yevgeny Mravinsky)选中作为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助理。1956年举家迁往列宁格勒,杨松斯自此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指挥专业,同时他的小提琴水平仍旧是学校最棒的。以优异成绩研究生毕业的杨松斯,1969年得到了去维也纳音乐与艺术大学留学的机会。在留学期间,他在维也纳师从汉斯·斯瓦洛夫斯基和奥斯特拉切尔,同时在萨尔兹堡,他又有幸得到指挥大师卡拉扬的点拨,并被卡拉扬选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助理。 1979年,杨松斯担任奥斯陆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至2000年,在杨松斯的带领下,奥斯陆爱乐乐团从北欧一个小乐团已经跃升为国际上一流乐团。1992年,杨松斯担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1997年到2004年,担任匹斯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01年被推举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同时他也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荣誉会员。2003年,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2004年,杨松斯欣然接受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职务。至此,杨松斯成为了少有的同时担任欧洲两个顶级乐团首席指挥的指挥家。 杨松斯作风严谨,对待排练演出极度认真,自称“在向上帝借时间”的杨松斯,对音乐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的音乐听起来热情洋溢、对比鲜明、自然流畅。他最擅长的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期到晚期的作品,同时,对于德奥系古典主义以及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也很有建树。 很多指挥家在诠释一部作品时,总会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也会给后来的指挥家带来灵感,被后来的指挥家所效仿。与众多指挥家一样,杨松斯在指挥时也会赋予一部作品自己的特点。比如众所周知的“拧毛巾”处理,就是在乐句结尾处突然加速,瞬间将气氛推向高潮的处理。此外,在突出节奏速度的对比变化上,以及对音色的处理上,也是杨松斯近几年很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杨松斯受到穆拉文斯基和卡拉扬两位大师的点拨,以及自己多年在乐坛上韬光养晦的结果。很多人喜欢将杨松斯和当今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西蒙·拉特进行对比,说杨松斯是当代的富特文格勒,而拉特是当代的托斯卡尼尼。杨松斯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

 全选 
FLAC | 44.1kHz/16bit 44首单曲
专辑简介: 马里斯·杨颂斯(Mariss Jansons)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制了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由BR-KLASSIK厂牌发行。 “马里斯·杨颂斯采用了这样一种方式,带我们回顾了过去30年的历史的演奏方式,同时也考虑到了伟大的德国传统表演方式。贝多芬乐曲中的力量,完美而又精细的演奏,永不停歇的轻快节奏,都在这张套盒中得到了极致体现!” ——BBC音乐杂志,2014年2月 “这是对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的一种非凡领悟,能够让人难得的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系列专辑成功的关键在于音乐的品质,戏剧性以及强大的表现力。” ——留声机,2013年12月 指挥简介: 马里斯·杨颂斯(1943年1月14日- 2019年11月30日),生于拉脱维亚里加。指挥家。其父亲阿维德·杨颂斯(Arvīds Jansons,1914年10月10日-1984年11月21日)也是一名的指挥家,母亲是犹太歌唱家,曾为里加歌剧院的首席歌手。杨颂斯童年时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在里加歌剧院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1946年他的父亲获得国际指挥比赛第二名,而被前苏联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Yevgeny Mravinsky)选中作为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助理。1956年举家迁往列宁格勒,杨颂斯自此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指挥专业,同时他的小提琴水平仍旧是学校最棒的。以优异成绩研究生毕业的杨颂斯,1969年得到了去维也纳音乐与艺术大学留学的机会。在留学期间,他在维也纳师从汉斯·斯瓦洛夫斯基和奥斯特拉切尔,同时在萨尔兹堡又有幸得到指挥大师卡拉扬的点拨,并被卡拉扬选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助理。1979年,杨颂斯担任奥斯陆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至2000年,在杨颂斯的带领下,奥斯陆爱乐乐团从北欧一个小乐团已经跃升为国际上一流乐团。1992年,杨颂斯担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1997年到2004年,担任匹斯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2001年被推举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同时他也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荣誉会员。2003年,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2004年,杨颂斯欣然接受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职务。至此,杨颂斯成为了少有的同时担任欧洲两个顶级乐团首席指挥的指挥家。杨颂斯作风严谨,对待排练演出极度认真,自称“在向上帝借时间”的杨颂斯,对音乐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的音乐听起来热情洋溢、对比鲜明、自然流畅。他最擅长的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期到晚期的作品,同时,对于德奥系古典主义以及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也很有建树。 很多指挥家在诠释一部作品时,总会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也会给后来的指挥家带来灵感,被后来的指挥家所效仿。与众多指挥家一样,杨颂斯在指挥时也会赋予一部作品自己的特点。比如众所周知的“拧毛巾”处理,就是在乐句结尾处突然加速,瞬间将气氛推向高潮的处理。此外,在突出节奏速度的对比变化上,以及对音色的处理上,也是杨颂斯很显著的特点。
¥388.00
Hi-Res | FLAC | 48kHz/24bit 3首单曲
布鲁克纳一生写过九首交响曲。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布鲁克纳已年近古稀,从1891年写至1896年,花费了六年时间。但也只写好了第—、二、三乐章。写作中他的健康状况让他隐隐约约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可能会跟贝多芬一样。在“九”这个数字上,为自己的一生作总结,并把自己所钟爱的交响音乐奉献给挚爱的上帝。这种念头支撑着他拖着孱弱的身体,加快了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可命运最终还是无情地阻止了他,第九交响曲末乐章还没最后完成时他便接受上帝的神谕去了天堂。而这部第九响曲也成为了作曲家未完成的“天鹅之歌”。 布鲁克纳是十九世纪中晚期一位奇特的音乐人物,他身处浪漫主义时期,却自立于潮流之外,他对音乐发展没起过什么推动作用,也不曾转移风气,标领新异,但所有的音乐史里都会写进布鲁克纳这个名字,因为他的交响乐脱离主流文化,自成一体,而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布鲁克纳发表过九部交响曲,加未发表的两部,一共是十一部,以数量论,他是十九世纪交响作曲家里最多产的。《第八交响曲》是布鲁克纳艺术成功的最高点,这部交响曲使他获得很高荣誉。 指挥家: 马里斯·杨颂斯(Mariss Jansons )于2003/4乐季起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及合唱团的首席指挥。他与乐团在德国及世界各地进行了大量的演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及评论家的高度赞扬。在他的领导下,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及合唱团成为卢塞恩复活节音乐节的留驻乐团至2008年。 一九四三年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Riga)出生的杨颂斯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院,曾同时担任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
¥128.00
Hi-Res | FLAC | 48kHz/24bit 4首单曲
作品简介: 马勒的《第九交响曲》,D大调,作于1909-1910年,由布鲁诺·瓦尔特于1912年6月26日在维也纳指挥首演。在此曲之前的《大地之歌》,原应称为《第九交响曲》,因考虑到与第九有关连的作曲家的命运,才舍第九不用。作此曲时,马勒好像已安然超越了死亡,在第一乐章发展部也曾记有“呵,我消逝了的青春,我消费了的爱”,第三乐章开头记有“给在阿波罗的我的弟兄”,第四乐章结尾有“像死那样结束”。 这首作品按美国音乐评论家唐斯的说法,4个乐章好比“浩大的死亡之舞,按每乐章顺序分别为:死亡作为解放者,死亡作为死亡舞的伴奏者,死亡作为战场上的敌手,以及最后死亡作为一个起慰藉作用的友人。”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 D大调 1. 悠闲的行板,D大调,扩大的奏鸣曲式。圆号、竖琴、低音弦乐构成短小序奏后,第二小提琴呈示断断续续的第一主题,木管变形承接后,变成灰暗的D小调。第一小提琴呈现第二主题,弦乐与木管对位,铜管加入后又回到D大调,将第一主题作发展处理,大提琴、小提琴、木管承接后,变为降B大调,展开以第二主题为中心的对位发展。到顶点时,小提琴与木管奏第三主题,壮丽地发展,平静后,进入发展部。定音鼓表达序奏动机后,圆号抒情地处理第一主题,双簧管承接,变成坚毅的快板。圆号表现第三主题的发展,弦乐急速作半音阶下降。变为降B小调,第二主题作热情的处理。第一、第二主题加以变形,对位达到高潮,平静后在序奏动机上小号奏F小调葬礼进行曲曲调,不久变成D大调,以第一主题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一一再现呈现部材料。如果说发展部充满与死神的搏斗,再现部已在平静净化的气氛中,宁静地吟咏。各乐器纷纷作华彩处理,最后以弦乐幽静的泛音而结束。这个乐章以死亡降临开头,主旋律则是告别的不同表现。柏格认为,这是马勒“有生以来所写的最最神圣的东西,它表现了他对人世的异常热爱,表现他多么渴望在世间平静地生活,渴望享受大自然的深邃奥秘——在死亡到来之前。因为死神的降临是无可抗拒的,整个乐章渗透了死亡的征兆,它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尘世的一切理想都以它而告终。”马勒的学生布鲁诺·瓦尔特则认为:“这一乐章发展成为离别情绪的一个凄恻动人而又高洁庄重的缩影.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幻觉之间的遐想是独一无二的。它使这一乐章升华到天堂幸福的境界。” 第二乐章 C大调 2.C大调,指示“以缓慢的兰德勒舞曲速度”,相当于谐谑乐章。全乐章有3种兰德勒舞曲风格旋律,开头在低音管与中提琴所奏的轻松短小序奏引导下,第二小提琴像古提琴呈示第一兰德勒舞曲旋律,低音管与中提琴以对位缠绕。变得活泼后,第二兰德勒舞曲旋以E大调圆舞曲风格出现于第一小提琴,结构如回旋曲。圆号与小提琴奏缓慢的第三兰德勒舞曲旋律,低音管与大提琴引进第一兰德勒舞曲旋律的对位,进入第二段。第二段先以6个变形发展第二兰德勒舞曲旋律,再以第二兰德勒舞曲第一插句与第三兰德勒舞曲对位,以5种变奏发展。第三段先发展第一兰德勒舞曲,再利用第二兰德勒舞曲的插句作为经过句,移至第二兰德勒舞曲的发展,以4个变奏达高潮。第二兰德勒舞曲的插句加入,又出现4个变奏。第四段以回忆的方式暗示第一兰德勒舞曲,第三兰德勒舞曲亦加以暗示后,进入结尾,以第一兰德勒舞曲的回忆构成宁静的尾声。 第三乐章 A小调 3.回旋曲,幽默地,A小调,很快的快板。主题片断构成短小序奏后,第一小提琴呈示回旋曲主题,它对位、变形后,圆号与小提琴都引入新旋律,第一小提琴再引出第一副主题,展开二重小赋格。小赋格的两个主题来自回旋曲材料,它达到顶点后,再由圆号与木管再现第一副主题,圆号奏《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牧羊神主题。接着,圆号与低音弦乐以对位进行,单簧管加入后,双簧管与小提琴以新旋律,F小调奏二重小赋格。这个小赋格因铜管所奏的第二副主题而中断。这个副主题发展处理后,不久回旋曲主题再现,结尾变成急板,进行曲形态。 第四乐章 降D大调 4.慢板,降D大调,回旋曲式。在缓慢的小提琴动态后,小提琴奏出有些灰暗的回旋曲主题,这是第三乐章后一个小赋格引申而来的。此主题进行中,小提琴奏第一副主题,回旋曲主题经过插句而变形,经过句作自由的幻想发展,最后是平静的结尾。这一乐章充分体现“平静地向世界告别”,中部有跌宕起伏的意大利风格旋律,最后旋律片断越来越不协和,它最后消退为“沉寂”,就像布鲁诺·瓦尔特形容:“就像一片云彩消失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应该说,这首交响曲以最大限度拓展了调性的表现力,达到了调性音乐的极限。
¥128.00
 全选